踏准能源变革节拍,安科瑞助力江苏新型电力系统崛起

国家能源局新近颁布了《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等进行智能微电网的建设。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创新储能技术以及可调节负荷等资源,为电力系统注入灵活性,增强新能源的本地消纳能力。
作为能源消费大省的江苏,迅速响应这一号召,并制定了《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接入规范》。这一举措将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创新进步,并加速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进程。
为何需要新型电力负荷系统?
省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用电量的持续上升,尤其是苏南等高耗能产业聚集区的电力需求激增,给传统电力系统带来了巨大的供应挑战。同时,江苏省正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快速扩张,但这些新能源的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考验。
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并促进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江苏省迫切需要打造一个更加智能、灵活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为用户带来更高质量、更富有弹性的电力服务。
安科瑞在江苏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有效应对能源转型挑战,助力构建灵活、智能的电力管理体系,以下是其核心贡献和策略:
一、技术支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与微网协调
1、Acrel-EMS3.0智慧能源平台
安科瑞的Acrel-EMS3.0平台是面向企业微电网的能效管理系统,满足江苏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接入规范》。该平台通过云云互联技术实现与省级电网的调度指令交互,支持实时监测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资源,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例如,平台可对比优化充电桩、空调等设备的负荷曲线,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达10%-30%。


2、核心硬件:ACCU-100微电网协调控制器

ACCU-100 微电网控制器作为系统核心,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Modbus、104规约),实现风光储充数据的采集与本地策略控制,并响应云端调度指令。其光储置换功能可减少光伏弃光率,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
典型参数配置

性能指标

本地策略

二、应对江苏电力系统痛点
1、解决新能源波动性与负荷压力
江苏省新能源装机超7800万千瓦(占比超40%),但风电、光伏的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安科瑞通过聚合分布式资源形成虚拟电厂,平抑负荷波动,提升电网弹性。例如,在江阴某研究院项目中,光储充微电网实现峰谷套利和备用电源模式,降低用电需量。
2、支撑“双碳”目标与经济高效用能
平台通过碳排放监测与绿电消纳分析,助力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同时响应电力需求侧管理,参与电网削峰填谷。2025年江苏规划建设超500万千瓦用户侧储能,安科瑞的解决方案将显著提升调节能力。
三、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工业园区微电网:优化高耗能企业用能结构,降低苏南地区保供压力。
虚拟电厂聚合:在嘉兴等地接入4920MW分布式资源,实现246.1MW削峰能力。
交通与建筑领域:实通过充电桩负荷调控、建筑能效管理,形成多场景协同。
昆山某机电运维项目
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电力运维服务和售电服务,增强了客户粘性,发展出了一批忠实客户。随着储能市场的逐步开放,公司把握住了时机和机遇,在苏州的各个区域迅速拓展了储能市场,并将储能柜数据成功并入供电局的主平台。


江阴某微电网研究院项目
在江阴,某研究院已经部署了光储充微电网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该系统以0.4kV并网运行,光伏与储能系统相结合,不仅满足了内部的能源需求,还能够执行峰谷套利和作为备用电源的运行模式。




四、未来布局:技术迭代与生态共建
安科瑞计划深化AI算法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并拓展与电网企业、聚合商的合作模式,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同时,其RS485级联电表等专利技术将加速电力数据互联,支撑更大规模的可调节资源接入。
五、总结
安科瑞以“平台+硬件+场景”模式,精准契合江苏能源变革需求,未来或成为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标杆服务商。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其官网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