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聚焦于分析当前区域性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现状,并评估全国性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影响。
关键词:碳中和;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引言:
自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碳中和”一词从专业术语迅速转变为热门话题。我国已承诺,将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经济工作会议亦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列为2021年的八大任务之一。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明确,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将更加深入地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特别是在工业、交通和建筑等行业,有效的减排措施和能源减碳策略显得尤为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加速推进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相继发布了发改办环资〔2019〕424号《关于加快推进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通知》、〔2020〕1009号《关于加快各地区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与国家平台数据对接的通知》以及2021年2月2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同时,还制定并发布了《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1.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现状
针对我国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用能单位管理现状及工艺特点,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融合软硬件科技手段,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成功实现了石化、钢铁、电力等公司以及企业集团和用能单位的实时能耗数据的全面互联与共享。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被集中到一个综合性的能耗实时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同时,该平台还为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人员提供了能耗使用情况和管理分析等功能。
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标志着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正式开启。自2014年至2019年,全国各地根据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部署,采取了多种措施,持续推动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积极回应政策,使得系统建设迅速发展,为实现“碳中和”这一长远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热潮中,也显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1、需要进一步扩大接入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用能单位数量,目前地方用能单位和万家企业覆盖不足,这将影响对节能形势的准确评估。2、监测数据受到企业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在各企业,尤其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在能源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电力、钢铁、石化试点企业中,也存在表计分散、器具落后、配备不全等问题。3、无法通过在线监测数据获得用能单位的综合能源消费量。这是因为在线监测仅包括用能单位直接生产消耗的能源,而不包括辅助生产消费、库存损耗、运输损耗、分配损耗等,加上原煤折标系数无法在线监测,导致数据小于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总量。
2. 能耗在线监测建设的意义
构建一个全国性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覆盖关键行业、企业和高能耗领域,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1 社会效益
通过搜集和分析企业能耗数据,该系统为政府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将助力政府在节能工作方面的部署,特别是增强对省级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监测和分析能力,推动节能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此外,该系统还具备节能监察辅助管理和节能量审核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地方节能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够为相关行业、企业和公众服务,帮助行业降低能源消耗、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公众增强节能意识。同时,通过向公众发布能源和节能相关的数据、政策和信息,该系统在提高政府节能工作透明度的同时,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各地区和各行业的节能状况,从而增强公众的节能意识。
2.2 经济效益
实施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项目,可以提升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的监测效率,减少监管和行政管理成本。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的节能潜力,并采取措施促进经济效益。其主要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撑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和碳排放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措施。这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帮助企业在能耗总量和强度上实现“双控”目标。而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为这一制度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支持,作为交易的凭证。
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投资,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增值和经济效益:通过建立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能耗进行管理,有助于减少能源管理环节,优化流程,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增强用能单位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节省人力和降低行政经费支出: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实现监测目的,为企业减少能源岗位的人员数量,同时降低政府节能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此外,它还提升了能源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
3. 安科瑞能耗分析系统解决方案
Acrel-5000web能耗分析系统是针对终端用户的能源管理平台,它在电能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水、气、煤、油、热(冷)等多种能源的集中采集与分析功能。通过细致地划分和统计用户端的所有能耗数据,该系统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形式向管理人员或决策层展示各类能源的使用情况,帮助识别高耗能环节或不合理的能源使用习惯,从而实现节能,并为用户进一步的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用户能够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执行能源审计,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挖掘节能潜力,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交能源审计报告。
4. 应用场景
该系统适用于公共建筑、集团公司、工业园区、大型物业、学校、医院、企业等多种行业的能耗监测与管理,涵盖系统设计、施工和运维。
5. 系统架构
Acrel-5000能耗分析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现场总线、光纤环网或无线通讯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的组网方式,为大型公共建筑的实时数据采集及远程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能够与检测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开放性、网络化、单元化、组态化的面向对象的分层、分级、分布式智能一体化结构,建立了如下层次结构:
6. 系统功能
1)系统概览
展示平台运行状态,当月能耗折算、地图导航,以及各能耗逐时、逐月曲线。提供当日、当月能耗同比分析的滚动显示。
2)能耗概览
对比建筑、部门、区域、支路、分类分项等能耗情况,支持当日逐时趋势、当月逐日趋势曲线、分时段能耗统计对比、总能耗同环比对比。
3)能耗统计
按日、月、年报表形式统计建筑、区域、分项、支路等结构的分类能源能耗情况,支持报表数据导出为EXCEL,并支持选择建筑数据生成柱状图。
4)复费率统计
按日、月、年统计单栋建筑下不同支路的尖、峰、平、谷用电量及成本费用,并进行统计分析。支持数据导出到EXCEL。
5)同比分析
对建筑、分项、区域、支路等能耗按日、月、年进行能耗数据的同比分析,并以图形和报表结合的方式展示。
6)能源流向图
展示单栋建筑在指定时段内各类能源从源头到末端的流向,支持按原始值和折标值查看。
7)配电监测/管网图
通过变电站配电结构一次图或建筑水、燃气管网图展示结构中各重要节点数据,方便用户掌握能源运行时的参数。
8)夜间能耗分析
以表格、曲线、饼图等形式对选定支路分类能源在规定时段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的能耗进行统计对比,并支持导出报表。
9)三维展示
通过3D图形方式展示项目现场模拟图,以直观的方式对项目中建筑或设备数据进行动态展示。
10)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功能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台账、维保记录等,辅助用户合理管理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1)用户报告
用户报告功能针对选定的建筑自动统计各能源的月使用情况,并提供同环比趋势的简单能耗分析结果。针对用电提供单独的复费率能耗分析,报告内容可编辑。
7. 系统硬件配置
结束语:
近年来,中国正致力于寻求更具可持续性、包容性和韧性的经济增长方式。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要求中国建立和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打造清洁、低碳、安全的现代化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不仅需要依靠节能提效带来的能源需求降低,也不仅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的能源电力部门脱碳,而是需要各经济部门和能源行业的共同努力。这对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基础薄弱等现状,我们须认清形势,全力以赴,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研 罗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陈向国, 武德俊. 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意义重大[J]. 节能与环保,
[3]吴晓. 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规划与建设 通信电源技术.2018(1)
[4]安科瑞智能电网用户端电力监控/电能管理/电气安全(产品报价手册).2023.01月版
[5] 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19.11月版